《蜀相》《书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比较《蜀相》和《书愤》,说说它们在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1.三顾频烦天下计(《蜀相》)   楼船夜雪瓜洲渡(《书愤》)
2.《蜀相》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然后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对比赏析
《蜀相》前两联是写景“锦官城”外之景:“柏”“阶”“碧草”“叶”“黄鹂”,后两联抒情。明确手法,借景抒情。《书愤》中通过关键词“早岁”可知,作者是先回忆过去,然后写现在“镜中衰鬓已先斑”。最后写“出师一表”,以诸葛亮自况,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在思想感情的把握上,要从诗中选取的意象,写作内容角度,体现情感的关键字词来理解,另外还要结合作者的背景来全面把握。《蜀相》通过作者所写之景的特点“自”“空”可以感受到无人欣赏的落寞,而写诸葛亮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由惋惜写出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书愤》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没有那么伤感,“中原北望气如山”境界更开阔。“瓜洲渡”和“大散关”记录了曾经取得的辉煌战绩。结合陆游的经历和理想抱负,从诗歌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可以看出陆游老当益壮不坠青云志: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这两句是说,寂寂秋山上,草木摇落,满目凄凉,可怜你因何贬到天涯,我也因何贬到天涯?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0
  •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大道之行也》,按要求答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2
  • 满庭芳(楚州上巳万柳池应监丞领客)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三日春光,群贤胜践,山阴何似山阳。鹅池墨妙,曲水记流觞。自许风流丘壑,何人共、击楫长江。新亭上,山河有异,举目恨堂堂。使君,经世志,…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43
  • 马说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马说   王令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9
  •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王安石《南乡子》全词翻译赏析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译文]  往事如流水再莫提起,回头啊。   [出自]  北宋  王安石  《南乡子》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