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赞借问,或恐是同乡。


何处住:一作“定何处”。
横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借问:请问,向人询问。
或恐:也许。一作“或可”。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
答: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犹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实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2、分析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的情景。(分析)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朴实率真、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形象)

诗意
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家住在横塘一带。停船我来打听一下,或许我们还是同乡。

赏析
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象杜牧那样写明“娉娉袅袅十三余”,也不象李商隐那样点出“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在男主角并未开口,而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不正是因为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吗?这里诗人又省略了“因闻声而相问”的关节,这是文字之外的描写,所谓“不写之写”。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子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少年子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少年子全文 《 少shào年nián子zi 》 唐tá…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6
  •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全诗鉴赏

    雨 唐 戴叔伦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 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 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名句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 《雨》是一首五律。这两句是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9
  • 曾几《三衢道中》原文、注释和鉴赏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1)此诗当作于作者寓居上饶茶山寺期间,系老年作品。三衢:即三衢山,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4
  • 《黄琬列传》“黄琬,字子琰。东汉黄琼孙也”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黄琬列传 黄琬,字子琰。东汉黄琼孙也。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7
  • 《鹦鹉救火》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贵重③,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④,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8
  •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   王祥事后母,一篇讲述让人孝顺父母的小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文言文王祥事后母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原文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