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别诗·洛阳城东西》阅读答案及赏析

别诗
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经时:多时,间隔时间久。
昔:过去,前次。
去:离开,分别。

(1)本诗题为“别诗”,但后人评价这首诗“不是一个‘别’字概括得了的”,即此诗不仅写离别及离别的情感,还写了其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全诗阐述理由。(4分)                                                       
(2)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 同意。(1分)这首诗虽然前面三句描写了离别,突出了“别”的情感,(1分)可是末句“今来花似雪”,描写的是回来时鲜花盛开的春天场景,抒发了快乐之情。(1分)所以说,这首诗不是一个“别”字概括得了的。
不同意。(1分)这首诗前三句写离别,末句表面写归来,但联系第三句看,实际上委婉的抒发了离家时间之长,时光飞逝的伤感。(1分 )此诗句句写离别,“别”字可统摄全诗。(1分)
(2)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昔去雪如花”,点明了离别时天寒地冻的隆冬,抒发了离别的伤感;而“今来花似雪”,描写的是归来时春天的美景,抒发了快乐之情。(答比喻手法的运用亦可)(指出艺术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作用1分,下同。)(2)寓情于景,或以乐景写哀情。此诗末两句写冬春之景,冬景含离别之悲伤,春景岁鲜花烂漫,但传达的是离别的久苦,景中有情,都委婉的抒发了离别的悲伤。(或,无论是写冬雪如花,还是写春花烂漫,都是以乐景写哀情,抒发离别之悲。)

赏析:
此诗写朋友间的聚散,表现了深厚的友情。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此诗通过对冬天和春天景物的不同描绘,反映节物之异与离别之久。其中“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两句脍炙人口。“昔去花如雪”指当年离开的时候,花就像是雪一样,在春光中绽放。“今来雪如花”是指现在我回来了,雪花开的就像是当时的春花一样灿烂。“雪如花”,“雪”是本体,“花”乃喻体,写离别时为冬天;“花似雪”中“花”为本体,“雪”充当喻体,意指重逢时已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将分别之久、之苦都融于其中,状似写景,实则写情。
这首诗中,“雪如花”,“花似雪”之间的呼应非常自然贴切,这巧妙照应了前面“经时别”。一“雪”一“花”,是一冷一暖的对照,暗中又与一“昔”一“今”、一“去”(分别)一“来”(相逢)相勾连,从昔到今,从去到来,经历一个怎样的冷暖变化啊,不知这段日子朋友们是否都好,诗人在感慨每次一别总是经过许多岁月。
诗句从时间上只是冬去春来,但诗人将雪与花颠倒,翻出新意巧思,便耐人寻味。此诗的绝妙之处正在于意象之间的丝缕相连,让人不由得惊叹其“得之天外,乃神来之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很多人认为没有实用价值,除了被动学习一些用以应付考试外,没必要花时间去过多了解。受此观念的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8
  •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原文及翻译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将以观秦之应赵、宋,败三国。三国不败,将兴赵、宋合于东方以孤秦。亦将观韩、魏之于齐也。不固,则将与宋败三国,则卖赵、宋于三国。公何不令人谓韩、魏之王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1
  • “委地身如游子倦,随风命似佳人薄”全词翻译赏析

    “委地身如游子倦,随风命似佳人薄”出自陈策《满江红·杨花》 满江红 杨花 倦绣人闲,恨春去、浅颦轻掠。①章台路,②雪粘飞燕,带芹穿幕。③委地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9
  •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兖州推官。征授工科给事中,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汝华疏洛畏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 “光时亨,字含万,桐城人,崇祯甲戌进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光时亨,字含万,桐城人,崇祯甲戌进士。时亨为人有才气,断决明敏,清正自守,性嫉邪,不为群小所悦。起家知四川荣昌县。已而征入京师,历兵、刑二科给事中,直声震京师。居有顷,流贼陷山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0
  • 文言文学皆不精原文及翻译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