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蝶恋花·闻莺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①
鹈鴂一声春色晓。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词人。金亡,避乱龙门山中,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词作多写子金亡后,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者。②鹈鴂:即杜鹃,鸣于春晓,有“杜鹃啼血”的说法。③桧:柏树的一种,即圆柏。
1、词的上片借景抒情,结合巧妙,请简要分析。(5分)
2.“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词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杜鹃在春晓鸣叫,暗含一种伤春情绪。阳光明媚,绿草花木充满生机,蝴蝶翩翩起舞,但花下笙歌一曲未完,流莺便声声催着春天离去。春光易逝,传达出对春光的留念,寄托词人对故国的怀念。
2、这一句运用象征的手法,以老桧耐霜自励岁寒之节,表现了作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词的上片以暮春景物起兴,寓情于景,表达暮春时节,自身年华易逝的无尽伤感,而结尾两句使得词中的情感不至于流于感伤,且有一种向上之意,提升全词格调。

赏析
《蝶恋花·闻莺有感》在用词上亦十分工细。“暖日明花草”的“明”字,既写了日光明媚,又兼示花草艳丽。“流莺”的“流”字,暗示了节序的流转变迁。其语言的容量是耐人寻味的。
鹈鴂又名杜鹃,多鸣于盛春时,其鸣悲,所谓“杜鹃啼血”。鹈鴂鸣于春晓时刻,暗示一种伤春情绪,首句即为全词定下淡淡哀愁的基调。
蝴蝶双飞,春光明媚,药草繁茂,人们在花丛中笙歌宴饮,正是一派欢愉景象。可是在这美好的时刻,流莺飞来了。这流迁的鸟是在催春归去(老)呢,此时此刻,多愁善感的诗人得到的竟是这样的感受。
下阕是这种伤春情绪的进一步深经。枝上残花,兆示残春已露倪。这时“飞絮”又是那样无情,好像故意撩人愁思。这里“飞絮”形象是从贺铸《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化来,贺词以飞絮设喻,描摹愁之乱、之多、难以排遣;这里则是拟人化,好像飞絮故意引逗人的春愁。有所本而有所变,是中国传统诗歌写作的一大特点。最后两句则是点睛之笔,是全诗情绪的转折、升华。桧树又名桧柏,是松柏的一种,这里取其高洁之意。在世俗的春光扰攘之中,只有老桧树洒脱超然,春来春去,世人没有注意它,它那常青的节操也没什么影响。至此,诗的内涵骤然丰富了、深刻了,也更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力。
这词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上阕言,大好春光中,流莺正在催春归去。下阕言,当人们为春之流逝烦恼时,老桧却超然物外。作者就将这种生活中的矛盾繁锐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具有探求精神的伤春情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越王勾践世家

    文言文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允常之时,与吴王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全词翻译赏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5
  • 赵文敏书洛神赋

    朝代:元代 作者:唐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当年子敬洛神赋,欧褚临摹不知数。世人惟重十三行,真赝难分争抵捂。赵公书法宗二王,手写全篇复前古。上追黄庭下乐毅,善刻唐临俱未许。残编断…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24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清明》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清明》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2
  •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