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阅读答案及赏析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1.评论家方回说:“此诗多禅语。”请列举几处佛教术语,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诗人乘着佛法宝筏度过迷川时见到了哪些景色?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文中佛教术语有:梵筵、金绳、觉路 、宝筏 、三天 、塔形 、龙参等等。 作用:(1)表现李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当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时借佛教概念来抒发自己的“向慕„自性清净‟”、“超脱厌世的思想”。
(2)孟浩然归隐在襄阳的鹿门山中,与寺庙钟声为伴,过着恬淡自由的生活,这也是李白所向往的佛家理想。所以文中出现了较多的佛教术语。
2.景色:山岭上的树木相互簇拥着形成弓形的飞栱,岩上盛开的野花遮蔽了山谷中流淌的清泉。塔形高耸,标立在海月之中,楼势峥嵘,拔起于江烟之内。香气充盈在三界之中,钟声将万壑相连。秋荷叶上银珠满盈,松枝茂密长得像圆圆的华盖。飞鸟聚集在庭下仿佛来听你说法,勇猛的龙好像来为你护禅。
特点:清幽雅致,宏伟壮阔,具有很浓的禅味。
情感: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理想追求的景仰和向往之情,隐隐流露出作者初次长安之行一无所获的惆怅。

简析
此诗描摹作者春日游禅寺所见景色,赞赏友人的隐逸志趣。全诗语言精工,音律精严,对仗工稳,熔景语佛语于一炉,作为应酬之作,虽是为了应景而用佛典语,但仍表现出作者超凡脱俗的横溢的才华,于“端整”中不失“飘逸”。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寄隐居士》

    谢 逸 先生骨相①不封侯, 卜居②但得林塘幽。 家藏玉唾几千卷, 手校韦编三十秋。 相知四海孰青眼③, 高卧一庵今白头。 襄阳耆旧④节独苦, 只有庞公⑤不入州。 这首诗题为《寄隐居…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3
  • 一落索(春怀)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18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9
  • 《郑玄对应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玄对应劭 时大将军袁绍①总兵②冀州③,遣使要玄④,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⑤,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侯方域《与吴骏公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与吴骏公书① 侯方域② 十月朔日,域再拜致书骏公学士阁下:域凡驽不材,年垂四十,无所表见,然辱学士交游之末者,自甲戌以来,今且二十年矣。是时学士方少年,为天子贵近臣,文章德器倾动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7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