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阅读答案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⑵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从作者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上下阕中都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E (选E给3分,选C给2分。C项中“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E项中“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词人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
2.①上阕中“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衬托出夜的静寂,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遗世独立,人生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情。(3分,找出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②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情景交融。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3分,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只赏析一句最多得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文言文阅读试题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文言文阅读试题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其下欢心。   五年,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来附,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仍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3
  •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父龟图,起居郎。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91
  • 《晋文公伐原》原文与译文

      原文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222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羊祜篇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羊祜篇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0
  • 《吕僧珍为官》原文阅读及译文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任,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②,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③。”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