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溶《满江红·钱塘观潮》阅读答案及翻译

满江红·钱塘观潮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3分)
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农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表面上写钱塘潮壮观雄伟,其实别有寄托。上阕说浪潮高飞撼宋家宫阙,激起伍子胥的神灵之怒;下句直抒胸臆,写英雄未死报仇心。作者借此含蓄表达抗清志士报国复仇雄心不灭。  (如果回答表达了对钱塘江潮的赞美之情,给1分)
2.①绘声绘色。写涛声如“海门急鼓”,前追后赶,声势浩大;写颜色如“万群风马骤银鞍”,壮观瑰丽。②比拟。借“灵胥一怒”,赋予潮水不屈的英雄性格,写出潮水汹涌之势。③用典。“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仙女欢笑,鲛人起舞,仿佛在举行水上庆典,为潮神喝彩助威,想象奇特。(一点2分,写出三点5分,其它如回答比喻、想象联想、夸张也可酌情给分。)

【参考翻泽】
钱塘江浪涛汹涌,潮头陡立如蓬莱仙山。浪涛高高飞起,将曾是宋都的杭州震撼。是谁将潮水激荡?是潮神伍子胥,怒发冲冠。平日的点点船帆都已不见,入海口传来的潮声,如初发急鼓震得地动山摇。眼前潮头连续涌起,像万群载着银鞍的马,骤然奔驰而来,争先恐后,你赶我超。
仿佛江上仙女在欢笑,浪花是她抛出的佩珠,堆成了千堆万堆的白雪;又像鲛人在热烈奔放的跳舞,激动的泪水化成了珍珠,又圆又亮仿佛明月。我置身的高楼在湍流转折之处,面对傍晚的江天我愁愤欲绝。看啊,汹涌的潮水逆流而上,杭州东南的吴山也无法阻挡,乱涛穿涌到严陵滩方才停歇。这正是蒙冤而死的英雄伍子胥,至今报仇之心不死,愤怒扬波在这秋的时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这两句写隐居地的景色——瀑布穿过石桥奔腾而下,月光映照在水上,闪闪清光随流水而动;高峻的山上,云雾缭绕,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由唐代韦应物所创作。以下是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8
  • 《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唐太宗论弓矢 原文 上①谓②太子少师③萧瑀曰:“朕④少好⑤弓矢⑥,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⑦,乃曰‘皆⑧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4
  •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姜夔《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5
  •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 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 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 岂有竹西歌吹愁? 这首诗当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