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阅读答案及赏析

八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竟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尊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②。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①史达祖,曾任韩伲胄幕僚,韩败后,史受牵连被处黥刑,本词写于此时。②歌眉:代指陪自己的歌女;舒绿:展眉。古代以黛‘绿画眉,故常以“绿”、“黛”指代眉。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烟蓑’’三句虚写江中的渔翁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撒网的情景,响声引发诗人的诗思,但又被乱鸥带走,续不上美好的诗句。
C.“冷眼”两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D.上阕最后三句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更显诗人的孤寂。   
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清晰到迷茫,由实到虚,景物描摹客观,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2.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E(B项,“是虚写”错误,渔翁披蓑撒网情景是实写。E项,“不掺杂个人感受”错误,大部分景物都包含诗人的主观感受。)(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5分)
2.①凄凉愁苦。作者借酒浇愁,自我慰藉,可见其心情之凄苦、愁闷;“只匆匆”句情景交融,更见惆怅。②空虚孤寂。回忆过去在歌女陪伴下快乐的生活情景,反衬出作者如今的空虚和孤寂。③怀念朋友。作者望断淮山,想念天涯老友,却没有音信,更显寂寞愁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鉴赏】
本词写作者观秋景而感怀,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
诗歌上阕写在画阁上眺望景物,下阕主要写回忆和感叹。上阕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图:蒙蒙秋雨、江水萦绕清冷的沙洲。“人瞰”举是全篇主句,诗歌内容都围绕其而写。“烟蓑”三句写诗人看到渔翁捕鱼引发诗情,但又被乱鸥赶跑。“冷眼”两句,写诗人看到江对岸烟雾缭绕中的房屋。最后三句,写诗人想象对岸的人燃烧竹子晚炊的景象。下阕,先写诗人借酒浇愁,自我安慰。诗人认为自己当年的风流还在,能够在困境中借酒浇愁;然后回忆过去骑马漫步、泛舟游赏的情景等,表现出对往昔生活的怀恋,也衬托出如今的空虚寂寞。“只匆匆”两句,写诗人看到现实景象后的悲凉和愁苦。最后三句,写诗人遥想远方的朋友,但无音信,表现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索要回执文言文及翻译

    索要回执文言文及翻译   引导语:《索要回执》这篇文言文想必很多人都看过,那么有关索要回执的文言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索要回执   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2
  •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原文及译文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太谷县丞,以荐擢监察御史。三十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坐事下狱,寻释。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去。   永乐元年,擢云南按察使,未行,拜户部右侍郎。二年调…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2
  • 《女娲补天》

    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16
  • 王维《竹里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王维《竹里馆》-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2
  • 《家藏宋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家藏宋笺 公家藏宋笺①数幅,偶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或讽之曰:"君纸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公曰:"尔欲坏吾纸耶?蓄宋笺固当请宋人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20
  • 杂记文言文复习策略

    杂记文言文复习策略   杂记,文体名,泛指记人事、山水、建筑、风俗、书画、杂物等文字,它包括名胜游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书画杂物记(如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