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阅读答案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湮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虚有实。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易水寒”为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
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首发。“此恨难消”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D.下片后两句,“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E.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A E(A 3分,E 2分,A虚实分析错误;E以乐景写哀情错)
2.①思念故国。“三关”曾是宋朝国土,如今沦于敌手,诗人遥望“三关”,断肠之情油然而生。②不忘国耻。靖康之变,二帝被俘,国土沦陷,诗人心中此恨难消。③渴望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几时鸾辂还”,传达出诗人对故君的思念,其中亦有收复失地的渴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简析
全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了词人难消地亡国之恨,悲凉中充满愤慨,忧郁中见出有为,沉郁顿挫,表现了词人南渡之初的爱国之志和极其悲愤地心情。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全词翻译赏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出自】 南宋 蒋捷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13
  • 论诗三十首·其十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498
  • 鲁亮侪掷印文言文阅读

    鲁亮侪掷印文言文阅读   鲁亮侪掷印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后园凿井歌翻译赏析

      《后园凿井歌》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前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0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原文及译文

      原文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精览万殊入,潜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5
  •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4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