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励志故事:推一块石头上山

      :推一块石头上山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受苦受难。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6K
  •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文/洪兰  会的人,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会成功。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7K
  • 励志故事: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文/陈亦权
      
      2011年,对于今年57岁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纽约市将一条新建马路命名为“马友友路(Yo-YoMaWay)”,总统奥巴马还亲自为他戴上了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马友友的父母都是毕业留美的华人,在华而街做经济研究员。从马友友一出生,父母就为马友友设计好了人生路线:做一位出色的经济人!马友友还没有学会讲话,他们就已经开始教认数字,所以马友友最先学会说的话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一二三……”,两岁时,他的父母就开始教他算术。马友友在一种受命式的努力中,机械地过完了自己的童年。读小学的时候,马友友是学校的“数学之星”,在许多数学竞赛中夺了大奖,马友友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为他而开心,但马友友自己却觉得,这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有一个傍晚,天色不太好,马友友在放学路上怕被雨淋,就从一条非常偏静的小路上往家里跑,在一幢老房子院子外面,他听到了一种极为美妙的音乐,那流水一般优美的旋律很快吸引住了马友友。他停住脚步往院子里面看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在拉大提琴,那位老人拉提琴的神情无比陶醉,身体随着音乐而轻轻晃动,眼前的画面不禁让马友友轻叹了一声:“如果我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该多好啊!”就在这一瞬间,马友友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不是数学,而是音乐!
      
      没多久,那位老人发现了马友友,他走过来把马友友请进了院子,在演奏了许多美妙的曲子之后,还为马友友讲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使马友友完全迷恋上了音乐。那时候的美国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补习班、兴趣班,而马友友的父母则把马友友放在了一个数学培训班里,可是马友友兴趣并不在这里,他时常“逃学”,溜到老人那里去听音乐,学拉大提琴。结果不难想像,他的数学成绩在下降,很快,他的父母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把马友友叫到身边来说:“以前的事情,只要你改正就行了,以后,你一定要用心学好数学!”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数学?”马友友反抗说,“我并不喜欢数学!”
      
      “你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和我们一样做一位出色的经济师,甚至可以比我们更出色,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马友友的父母告诉他说。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我觉得音乐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样我会更开心!”马友友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自己来把握方向,绝不能让他人来操纵,哪怕是父母。
      
      从那以后,马友友就经常去那位老人那里学习音乐,不久后,他的父母终于被他的打动了,替他在一个音乐培训班里报了名。任何人一旦做起真正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进步都是特别快的,到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友友就在曼哈顿得了全市学生音乐会的一等奖,并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也就在这些时候,他的音乐名声逐渐大了起来,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以及包括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在内的音乐大师都向他发来邀请,与他一起演奏和表演。
      
      在之后的多年里,马友友在音乐路上探索不断、一路向前,多次受到白宫邀请演奏音乐,而且还多次获得“唐大卫奖”和“格莱美奖”,成了一位名震国际的音乐大师!2006年,马友友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11年2月15日,马友友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股神”一起,接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新自颁发并戴上的象征着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当晚,戴上总统自由勋章后的马友友无比感慨地说:“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迹上,一定是最开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4K
  • 励志小故事:敢于蛇吞象

      :敢于蛇吞象
      
      文/周礼
      
      8岁那年,他随父亲从上海移民到了美国纽约。之前,他一直以为美国是人间的天堂,但真正到了这儿,他才深刻地体会到,这只是苦日子的开始。由于不会英语,他被迫从三年级降到了一年级;由于父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收入十分低下,他常常饱一顿、饥一顿;由于他是黄种人,在学校饱受白人的歧视,这让他承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不过,小时候经历的种种,磨砺了他钢铁般意志,让他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从皇后学院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进一步深造,而是直接进入了社会。因为他不喜欢美国的传统教育,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不再对他抱任何大的希望。尽管如此,他仍想干出一番事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不久,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电子研究实验室谋得了一个程序员的差使,虽然只是打打下手,但他却干得十分认真,并对编写程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钻研,他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艺。随后,他果断地离开了哥伦比亚大学,来到了标准数据公司,专门从事软件工作。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他突然萌生了一种的念头,他想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
      
      1976年春天,期待已久的机遇终于降临了,瑞士一家名叫CA的国际软件公司想在美国寻找一个代理,推销他们生产的大型计算机软件。可是,由于这种产品的前途未知,找了好几家公司合作,都未来达成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告奋勇,揽下了这个活,与另外三位朋友合伙成立了CA国际软件公司,挂靠在瑞士CA公司之下,成为其子公司。
      
      最初的创业之路是艰苦的,在曼哈顿麦迪逊大街的一间办公室里,除了一张招牌、两台电脑、四个人以外,其它什么都没有。为了支付房租,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为大楼的休息厅铺地毯、在走廊中挂镜子,以此赚取外快。公司的条件虽然不尽人意,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创业的决心。通过市场调查,他惊喜地发现,虽然微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独占鳌头,但他们经营的主要是PC机的操作系统,而未涉及到企业管理软件在大型机和客户机服务器运用领域,这无疑为他公司的生存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于是,他抓住这个契机,迅速占领了市场,将客户发展到了200多家。
      
      时间一晃就是四年,他的CA软件公司在美国已小有名气,从中也赚到了不少钱。可是,他并不满足于这小小的成就,作为一名软件制造商,他深知,美国有名的软件公司很多,在这个竞争惨烈的IT行业,不是被别人吞并,就是吞并别人。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只有壮大自己的实力,成为像微软那样的巨无霸,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为了摆脱别人的控制,拥有自己独立的软件公司,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280万美元买下了瑞士的总公司(并于次年上市),实现了蛇吞象的伟大梦想。此举在纽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让业界人士刮目相看,都不敢小视其实力。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吞下了第一只大象后,他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利用公司发行的股票,先后收购了二十多家著名的软件公司,如:Capex公司,Uccel公司,ADR公司,Cullient公司,Online公司,ASK集团等,迅速从一个一文不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软件开发商,与微软公司双雄并立。
      
      这个传奇的风云人物就是有着IT铁汉之称的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A)的创始人王嘉廉。虽然他的个人资产不及比尔·盖茨,但在提到IT精英时,人们总习惯将王嘉廉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王嘉廉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蛇吞象的雄心壮志,敢于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即便你一无所有,也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6K
  • 励志故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文/猪小宝
      
      1987年出生,我今年刚好26岁。
      
      工作已经五年,在社会这个酱缸里混了五年,在这个肖申克监狱里待了五年。
      
      26岁,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石头,伴着雷声,在监狱的地下水管上砸出了一个洞。
      
      就在大前天凌晨,终于收到了一封让我望穿秋水的邮件。凌晨四点听到了手机的邮件推送铃声,打开邮箱,颤抖着双手哆哆嗦嗦的登陆网申系统,竟然是一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三年多来的努力,在连收六封拒信之后,终于有了结果。那一刻,我明白了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从小到大的20多年里,我几乎一直在循规蹈矩。别人上学我也上学,别人高考我也高考,别人上大学我也上大学,别人工作我也工作。种种原因,三年前我萌生了出去读书的念头。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决定自己走什么样的路。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觉得我都有点理解佛教故事里的“弘誓大愿”是什么意思了。
      
      这一路上的艰辛,说出来估计会很矫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但既然决定了,就应该走下去。就像从前教GRE的时候说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上班画图,空闲时间的漫漫征程。三年的时间,做了几十个设计项目、考了GRE、考了托福、考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完成了研究生申请流程。这时候我才明白,从前的自己是多么的不努力,如果从18岁开始就这样努力,何至于会有今天?
      
      但过去的终归已经过去,再也无法改变。老师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也正是如此,却也只能“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过去的都已经无法改变。我只能尽力去改变那些我能改变的未来。
      
      本科成绩低、无实验室经历、无科研经历、无发表论文、无海外交流经历,这些是我的过去。托福三项满分,总分114,GRE数学满分,总分326,中国最年轻的一级注册结构,佐治亚理工的博士生录取,这些是我的现在。我的未来,还在路的前面。
      
      当然,很多事不能强求,我也不认同很多励志故事里舍家撇业、和男友/女友分手的桥段。对我来说,和家庭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做所有这些事情的动力。我绝对不会本末倒置。不能说做的很好,但至少没有不放在心上。从高中时候的初恋,一直走到今天的婚姻,成为彼此的精神伴侣,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成就,甚至比留学申请还要好。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出去读书?有一注证书,有接近五年的甲级院工作经验,不错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可是,我不想要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就像毛姆老师在《刀锋》里借主人公之口说出的,“你知道,我有个看法,觉得我这一生还可以多做点事情,不能够光卖股票”。我也觉得,我这一生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可以去看看这个世界,可以去“晃膀子”。
      
      26岁的前几个月几乎是我至今为止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隔三差五的拒信,让我心都快凉了。老婆要开始申博士后了,我这边还没结果,她到底申那些学校?我要是没结果要不要先去陪读?去了再申把握大不大?这些问题闷在心里,几乎让我精神崩溃。幸运的是,我终于收到了录取,那些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肖申克监狱的水管已经砸开,但前面不是光明,而是更黑暗的下水道。安迪·杜弗雷,爬过了这段恶臭无比的下水道,终于在漫天大雨中重见光明。对于我而言,前面的道路可能更加艰难。但我要做的,就是哪怕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照顾好我的家庭,珍惜这次机会,完成漫长的博士生征程,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我总是觉得孤独,当我看到留学论坛里好些人在兴奋的讨论国开行、建设部之类去哪些哪些大学招人的时候,我就觉得异常的孤独。但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我不会去想别人的、世俗的感受,我只追求内心的、精神的满足。这就是26岁的我所想的。
      
      就像毛姆写的,“也许不太实际,另一方面也许很实际。总之非常之有趣。你决计想象不到读《奥德修纪》的原文时多么令人兴奋。仿佛你只要踮起脚伸出手来,天上的星星就能碰到似的”。
      
      我也要去摸星星,哪怕去的路上荆棘满地。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5K
  •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文/ELLA BEE
      
      上周和在公司里实习的大学生吃饭,这个看过我博客买过我书的23岁女生不断地问起我的成长历程,好奇心满满,提起我现在的所谓“成就”来也是一脸羡慕,言语中满是赞美。看着她热诚的脸,忽然想起一个钢琴家朋友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你们只看到我赢了多少奖,没看到我输了多少奖。”我的脑子里浮现的,也是我的所谓后面的种种倒霉,种种失败。
      
      我被人欺负的日子可以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大学在酒店前台实习的时候,经常因为不讲粤语、化妆不够浓等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被班长扣工资,登峰造极的是时被要求连值两个夜班,理由是“反正你没有家人在这里,过不过中秋无所谓”。也时常被人指指点点,怀疑我经常带在身边的,当时颇为罕见的Walkman来路不正;刚学的磕磕巴巴、发音古怪的粤语更是经常成为笑话在同事间传颂。几个月的悲悲切切、凄凄惶惶,离开的时候,带走的是满口流利的粤语和对自己不适合从事服务工作的确认,至今受益匪浅。去年回广州刚巧住在这家酒店,在前台接待我的,赫然就是当年的班长,之前满脸的剽悍被中年人的疲惫和灰暗所取代。直到办完入住手续离开,他也没认出我这个十多年前的倒霉实习生,我也没有任何相认的欲望。
      
      从广告公司跳槽进高露洁的时候,作为唯一一个非英语专业、非广州人、没有任何品牌管理经验的空降品牌经理,也没少被孤立。有一次兴冲冲地加入到一堆人的早餐会里,却硬生生被拒绝的眼光逼退。开会的时候,也因为业务不熟而经常被质疑。记得最初的一个月,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再熬一天吧,明天就辞职。这一熬,熬到了所负责的品牌节节上升,熬到了工资翻倍,然后跳槽。
      
      等加入百事可乐,给自己立下的目标是超越当时占有率是我们三倍的可口可乐。上任伊始,雄心勃勃的我突然听到有人传话过来,在我之前进入可口可乐的前前同事听说新上任的对手是我之后,大笑了几声,说太幸运了,会毫无悬念地把我这个“菜鸟”打得扁扁的。结果是,四年后,朝九晚九的努力之下,是对方被打得扁扁的,“菜鸟”也因业绩彪炳被调到总部。
      
      这么多年,我就没有遇到过容易活儿,只有一样从未改变,就是一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还有自己喜欢的事,也从来没有放弃,没有妥协。而那些“没有将我打死的,确实令我更”。
      
      讲完我的倒霉故事后,女大学生表情复杂地说,你的故事就是一个。按照好莱坞的套路,一次次把霉运翻盘,一次次逆袭成功,最终梦想成真,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励志故事,偶尔回想和讲述这些故事,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激励呢?
      
      写下这篇小文时,恰巧看到韩寒的一段文字: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这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写给曾经嘲笑过他的春萍,有意思的是,对此深有共鸣的我,对于我生命中的春萍们的名字,真的一个都想不起来了。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9K
  • 梦是蝴蝶的翅膀

      梦是蝴蝶的翅膀  文/汤小小  她是一位90后女孩,父亲的早逝,让她没有条件做骄奢的小公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初中毕业后,她就背起行囊,到城里打工。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7日
    1.5K
  • 叫醒成功的是什么

      叫醒的是什么  文/江东旭  他是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1996年大学快毕业时,他带着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公司,准备在IT业大干一番,但没想到的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公司仅开了一年就倒闭了,他为此还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7日
    1.4K
  • 电子科大:教师微信征求职囧事 拍就业指导微电影

    “去新浪面试,你说喜欢用微信;去肯德基面试,问你为何选择其公司,你答曰:I just love it,我最爱喝奶昔;去联通面试,你说用了四年的动感地带,太有感情了……如此囧的求职面试经历,你是否曾有过呢?”日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一位老师发出帖子,征集历届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囧事和趣事。他透露,将根据所收集的“囧”素材,拍摄一部微电影,进行就业指导教育。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2.6K
  • 西南石油大学:就业岗位描述 探明职业方向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与此同时,很多大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环境、就业岗位等信息了解甚少,没有明确的岗位目标,对未来工作感到迷茫,难以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带来部分学生就业季的压力与悔恨。据悉,2014年本科毕业生将超700万,成为继2013年后“更难就业季”。材料学子的就业方向在哪里?又如何脱颖而出?4月22日,在专业老师和就业指导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下,材料学子们经过赛前培训、资料搜集、实际调研等环节在思学楼C110给出了答案。

    求职故事 2017年2月7日
    2.4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