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
-
励志故事:原来我也很富有
:原来我也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乐?”
-
励志小故事:眼界决定未来
:眼界决定未来 文/周礼 19世纪初,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山谷内,住着一群古老的村民,他们的饮用水需要到很远的一条小河里去挑。于是,村长把这个挑水的任务交给了两个年轻人,并承诺每挑一担水就支付他们一定的报酬。
-
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
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他经常不断地问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洗碗工如何变总裁 文/洪兰 会的人,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会成功。
-
美文:那串风铃
春夏两季的交换是变幻无常的,中透着寒冷,门口的那串时常在风中摆动,碰撞出悦耳的声音。
-
励志故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文/猪小宝
1987年出生,我今年刚好26岁。
工作已经五年,在社会这个酱缸里混了五年,在这个肖申克监狱里待了五年。
26岁,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石头,伴着雷声,在监狱的地下水管上砸出了一个洞。
就在大前天凌晨,终于收到了一封让我望穿秋水的邮件。凌晨四点听到了手机的邮件推送铃声,打开邮箱,颤抖着双手哆哆嗦嗦的登陆网申系统,竟然是一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三年多来的努力,在连收六封拒信之后,终于有了结果。那一刻,我明白了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从小到大的20多年里,我几乎一直在循规蹈矩。别人上学我也上学,别人高考我也高考,别人上大学我也上大学,别人工作我也工作。种种原因,三年前我萌生了出去读书的念头。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决定自己走什么样的路。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觉得我都有点理解佛教故事里的“弘誓大愿”是什么意思了。
这一路上的艰辛,说出来估计会很矫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道路有多么艰难,但既然决定了,就应该走下去。就像从前教GRE的时候说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上班画图,空闲时间的漫漫征程。三年的时间,做了几十个设计项目、考了GRE、考了托福、考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完成了研究生申请流程。这时候我才明白,从前的自己是多么的不努力,如果从18岁开始就这样努力,何至于会有今天?
但过去的终归已经过去,再也无法改变。老师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也正是如此,却也只能“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过去的都已经无法改变。我只能尽力去改变那些我能改变的未来。
本科成绩低、无实验室经历、无科研经历、无发表论文、无海外交流经历,这些是我的过去。托福三项满分,总分114,GRE数学满分,总分326,中国最年轻的一级注册结构,佐治亚理工的博士生录取,这些是我的现在。我的未来,还在路的前面。
当然,很多事不能强求,我也不认同很多励志故事里舍家撇业、和男友/女友分手的桥段。对我来说,和家庭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做所有这些事情的动力。我绝对不会本末倒置。不能说做的很好,但至少没有不放在心上。从高中时候的初恋,一直走到今天的婚姻,成为彼此的精神伴侣,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成就,甚至比留学申请还要好。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出去读书?有一注证书,有接近五年的甲级院工作经验,不错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可是,我不想要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就像毛姆老师在《刀锋》里借主人公之口说出的,“你知道,我有个看法,觉得我这一生还可以多做点事情,不能够光卖股票”。我也觉得,我这一生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可以去看看这个世界,可以去“晃膀子”。
26岁的前几个月几乎是我至今为止最难熬的一段时间。隔三差五的拒信,让我心都快凉了。老婆要开始申博士后了,我这边还没结果,她到底申那些学校?我要是没结果要不要先去陪读?去了再申把握大不大?这些问题闷在心里,几乎让我精神崩溃。幸运的是,我终于收到了录取,那些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肖申克监狱的水管已经砸开,但前面不是光明,而是更黑暗的下水道。安迪·杜弗雷,爬过了这段恶臭无比的下水道,终于在漫天大雨中重见光明。对于我而言,前面的道路可能更加艰难。但我要做的,就是哪怕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照顾好我的家庭,珍惜这次机会,完成漫长的博士生征程,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我总是觉得孤独,当我看到留学论坛里好些人在兴奋的讨论国开行、建设部之类去哪些哪些大学招人的时候,我就觉得异常的孤独。但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我不会去想别人的、世俗的感受,我只追求内心的、精神的满足。这就是26岁的我所想的。
就像毛姆写的,“也许不太实际,另一方面也许很实际。总之非常之有趣。你决计想象不到读《奥德修纪》的原文时多么令人兴奋。仿佛你只要踮起脚伸出手来,天上的星星就能碰到似的”。
我也要去摸星星,哪怕去的路上荆棘满地。 -
每天种下100粒橡树籽
每天种下100粒橡树籽
文/郝金红
《天空》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能够登上《天空》杂志封面的,不是社会名流,就是风云人物。然而,登上2010年第7期封面的却是一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乡下老人——贾斯汀。
贾斯汀是伦敦西南部德文郡巴德里小镇的农民。18岁那年,他的身患重病,于是把牧羊鞭交给了贾斯汀。18岁的贾斯汀,就这样成了一名年轻的牧羊人。
巴德里小镇的南面,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每当贾斯汀赶着羊群路过这里时就想,这么一大片荒山,如果全种上橡树,那该多好啊!经过再三思考,贾斯汀决定付诸行动以实现这一。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对。那时,他已结婚,妻子问他:“你知道那是多大的一片荒山吗?起码有6000亩!连政府都做不了的事情,就你一个人恐怕几辈子都无法完成。”贾斯汀却说:“只要我每天都做下去,坚持不懈,奇迹总会发生。”
见贾斯汀如此执著,家人也就不再阻止他干“傻事”了。从26岁开始,贾斯汀就一边牧羊,一边实施着自己的伟大计划。每天出门前,他数好100粒橡树种子放在随身的袋子里。到了山上,他先将羊群安顿好,然后将这些橡树种子一粒一粒地种下去,浇水、用羊粪施肥……
他一干就是30年,每天他都坚持种下100粒橡树种子。
2010年,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来到巴德里小镇,当他们看到这片6000亩的橡树林时,无不为之感叹。科学家们决定采访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但是他已经去世。感动不已的科学家拿到他的一张相片,连同他的事迹一同送到了英国的《天空》杂志。
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却被贾斯汀完成了。很多时候,面对一项看似巨大的任务,我们常常会被它庞大的外表所吓倒,因而不敢动手一试。其实,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道鸿沟,而只是体现在你敢与不敢的态度与决心上。贾斯汀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在荒山上种下100粒橡树籽而已。 -
叫醒成功的是什么
叫醒的是什么 文/江东旭 他是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1996年大学快毕业时,他带着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公司,准备在IT业大干一番,但没想到的是,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公司仅开了一年就倒闭了,他为此还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
-
全国“最美青工”陈皇言
陈皇言,女,华北电力大学2009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现供职于海南电网最年轻的三沙供电局。在2013年10月31日共青团中央公示的全国“最美青工”名单中,陈皇言成了南方电网系统及海南省唯一获得者。
-
美文:致青春――青春不再
翻开岁月的日记,穿梭时光的轨迹,回首逝去的,几许期待,几许不堪,几许伤痛;一时间带到了过去,无邪的青春岁月,坎坷的青春路途,苦涩的青春情感;时光把这一切都埋藏在了过去,偶尔回忆,也忆起当初的迷离。